Click:   The Last Update Time:--

涂礼莉

Supervisor of Doctorate Candidates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Name (Simplified Chinese):涂礼莉
Name (Pinyin):Tu Lili
E-Mail:
School/Department: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Education Level: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Business Address: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 B404 里间
Gender:Female
Degree:Doctoral Degree in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Title:Professor
Status:Employed
Alma Mater:华中农业大学
Teacher College: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 Technology
Discipline: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    
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PostalAddress:

OfficePhone:

Telephone:

Email:

Profile

       涂礼莉,女,1997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2001-2007年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硕博阶段学习和研究,方向为棉花分子生物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继续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棉花纤维发育机制方面的研究。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000-6000万亩,年产棉纤维600万吨,产值1000多亿元。棉花纤维是种子表皮分化的单细胞,其极端伸长,细胞长相对于细胞直径可达到3000倍,而且成熟棉花纤维的纤维素含量>90%。研究纤维发育基因调控网络,有助于解析细胞分化命运决定、细胞膨胀伸长机制和纤维素沉积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

       研究方向为:花纤维发育机制解析及优质纤维材料创制。

       以品质优良的海岛棉为切入点,验证了100多个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优质纤维基因GbEXPATR获批转基因安全环境释放;绘制了海岛棉和陆地棉的参考因组;结合单细胞测序及CRISPR突变体库,阐明了纤维起始分化调控网络;通过棉花自然群体及遗传群体重测序,鉴定了纤维品质相关的QTL位点,全基因组水平阐述了优质纤维形成机理,为全基因组分子设计改良纤维品质奠定了基础。在Nature Genetics 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授权专利6项,参与审定品种3个。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是农业农村部神农优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获聘新疆农科院经作所柔性高层次人才。湖北省杰青,新疆天池英才特聘专家。

       目前关注2个科学问题。1. 以纤维细胞起始分化为例来阐释细胞命运决定。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胚珠外珠被单细胞测序;纤维起始分化期646个转录因子Crispr突变体库;纤维起始分化期转录因子酵母双杂库;转录因子原位Chip-seq。2. 纤维素合成/次生壁沉积的机理及调控。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冷冻电镜解析纤维素合酶CesA复合物结构;纤维素合酶Crispr突变体库;纤维次生壁合成372个转录因子Crispr突变体库;纤维次生壁合成相关转录因子酵母双杂库;转录因子原位Chip-seq。


Educational Experience

[1] 2001.9——2007.7
华中农业大学 > Doctoral Degree in Agriculture > 农学博士学位
[2] 2001.9——2007.7
华中农业大学 > Doctoral Degree in Agriculture > 农学博士学位
[3] 1997.9——2001.7
华中农业大学 > 学士 > 学士

Work Experience

[1] 2007.7-Now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教育教学 

Social Affiliations

[1] 2021.6-Now
作物学学会棉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Research Focus

No content

Research Group
Name of Research Group:华中农大棉花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带头人:张献龙)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Group:团队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2人,优青1人,青长2人,神农英才2人,中国科协人才托举工程2人。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人,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执行主编1人,Crop Journal、Plant People Planet 副主编各1人,作物学报副主编1人。

团队长期从事棉花生物技术及育种应用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从野生棉体细胞及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实现体细胞融合并再生植株;建立了一套高通量的棉花转基因系统;建立棉花CRISPR-Cas9,Cas12a, Cas12b,单碱基编辑(CBE/ABE)等基因编辑技术;鉴定一系列抗病、耐高温、及纤维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绘制了海岛棉和陆地棉参考基因组,揭示了棉花驯化历程,为全基因组育种奠定了基础。在Nature Genetics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

育种技术创新:建立高效高通量棉花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效率达90%;创建高通量多类型棉花基因编辑技术,国内外60多个棉花实验室使用;发表棉花参考基因组,以此建立棉花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开发的传统分子标记占全球的1/3。

育种材料:保有常规育种材料1700多份;创造远缘杂交来源遗传稳定材料500多份;所有四倍体向陆地棉的导入系2000余份。

育种基因资源:鉴定棉花功能基因48个,占全球总数39%,包括抗病、优质,耐高温、抗旱等基因。海岛棉特有基因 GbEXPATR 转入陆地棉使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同时提升10%。克隆了抗枯萎病主效基因GhFov7,开发的精准选择标记,选择有效率100%。高温敏感基因GhHRK1的基因编辑棉花,高温下花粉表现正常可育。

品种选育:审定棉花新品种25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6个。国审棉华棉702是适合新疆种植的机采棉,优质、多抗、高产、早熟,已在新疆大面积示范种植。国审华杂棉H318是长江流域棉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农业农村部主推品种,占长江流域30%的面积。

服务主产区的能力建设:2011年始在新疆建立棉花育种基地,与新疆农科院、兵团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国欣新疆种业、楚创新疆公司等合作开展棉花育种和新品种推广工作,在石河子和库尔勒有稳定的育种基地。目前有5个品种参加各级各类区试,为新疆育种家提供新材料逾千份,联合发表论文40篇,为新疆培养博士8名。

获得奖励情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神农创新团队奖1项、大北农科技一等奖1项。团队首席张献龙教授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第二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作物学会“杰出人才奖”等。

No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