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The Last Update Time:--

胡承孝

Supervisor of Doctorate Candidates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Name (Simplified Chinese):胡承孝
Name (Pinyin):huchengxiao
E-Mail:
School/Department:资源与环境学院
Education Level: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Professional Title:Professor
Alma Mater: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Teacher College:College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
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No content

Profile

胡承孝,男,1964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教材办公室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成员及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柑橘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肥料应用协会常务理事、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别于1988、1991、199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1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1日留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工作任教。1999、2000年曾赴新西兰开展城市污泥土地利用、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合作研究。1998年5月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首届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同年被推选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鄂人【2002】20号);2003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鄂人【2002】56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04-0731,教技函【2005】35号);2006年,被评为农业部高级专家成员(农人发【2006】5号),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五”引智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起,被聘为现代柑橘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柑橘营养诊断与施肥岗位科学家;2017年,入选武汉市第五批“黄鹤英才计划”;2019年入选福建省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

主要研究领域:柑橘及主要作物轮作制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养分管理;作物钼营养机理与合理施用钼肥技术;城市污泥农用与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适用于紫色页岩土壤的柑橘专用配方肥及应用”专利被授予第七届(2015)湖北省优秀专利项目奖,“湖北省黄棕壤冬小麦施用钼肥技术”、“新型系列农作物专用生物缓释复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分别获1998年和201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2和3),“作物钼营养生理与调控技术”获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城郊蔬菜健康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第一);“冬小麦钼营养特性和钼氮营养关系及其机理研究”获200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先后获得2008、2009、2010、2011年、2016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5篇,获省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合编的《实用配方施肥技术》(农业科学家服务台丛书)于2002年5月获湖北省第四届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二等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Annals of Botany》、《Plant & Soi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92篇,SCI收录99篇,主、参编或著书5部。

主讲《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2002年湖北省优质课程)、《土壤肥料学》、《高级植物营养学》(博士生课程)等专业课程和《科学技术概论》本科通识课,建立的培养学生“四动”能力教学方法体系得到学生和同行教师的高度肯定;参加了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农林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和“农林本科专业人文社科系列课程整合优化研究与实践”及湖北省重点教改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尤其是负责组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取得了预期成果;开展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公共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成果:建成湖北省优质课程1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各类教学奖励16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40篇,合作主编、出版《全国农林院校学科建设概览》(2003)。

负责指导研究生中,已毕业并授予硕士74人、博士3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13人。


Educational Experience

[1] 1995.9——1999.6
华中农业大学 > Doctoral Degree in Agriculture > 农学博士学位
[2] 1988.9——1991.7
华中农业大学 > Master's Degree in Agriculture > 农学硕士学位
[3] 1984.9——1988.7
华中农业大学 > Bachelor's Degree in Agriculture > 农学学士学位

Work Experience

[1] 2018.4-Now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2] 2012.12-2018.4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3] 2012.12-Now
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主任 

[4] 2007.1-Now
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营养诊断与施肥岗位
科学家 

[5] 2001.10-2009.11
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6] 1997.10-Now
华中农业大学
教学 

[7] 1993.12-1997.10
华中农业大学
教学 

[8] 1992.8-1993.12
华中农业大学
教学 

[9] 1991.7-1992.8
华中农业大学(后赴湖北省咸宁市)
教学 

Social Affiliations

[1]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钼业》等编委

[2] 

全国肥料与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1月-)

[3] 

全国中微量元素营养协作网成员(2008年11月-)

[4]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9月-2012.12)

[5] 

湖北省肥料应用协会常务理事(2012.9-至今)

[6] 

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秘书长(2001年3月-2007年12月)、常务理事(2001年3月-至今)

[7] 

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2012.12-)

[8] 

环境食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1-)

[9]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主任(2012.12-2018.4)、委员(2018.4-)

[10] 

农业部教材办公室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农办科【2010】95号)(2011.1-至今)

[11] 

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2001.10-2009.11)、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11-2012.11)

[12] 

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2002.10-2014.7)

[13]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及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6-)

[14] 

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农业资源利用组组长(2010年改为农业资源利用分委员会主任)(2004.5-2017.5)

[15]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2017.6-)

[16]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农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3.12-2014.7)

[17]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11-)

[18]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鄂政办发【2013】35号)(2013.5.30-)

Research Focus

No content